主辦單位:中共廣東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廣東省監察委員會
合作單位:南方新聞網
粵ICP備10233762號
“37戶不符合條件的低保戶被清退;10名鎮(街)民政、村(居)相關責任人被約談,其中2人因形式主義問題被問責。”近日,佛山市紀委監委通報了督辦的“多位低保人員名下有車有房”問題線索的查處結果。
結合群眾的信訪舉報,佛山市紀委監委日前開展了一次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的智能排查,即運用佛山市全面從嚴治黨大數據平臺(下稱“平臺”),將某區低保戶名單與房產、企業、車輛等數據一鍵比對,讓一批有疑點的低保清單浮出水面:“黃某名下有一臺小型轎車;廖某傳名下有一套商品房、一間商鋪;賴某名下有一間雜貨店……”
拿著以上清單以及相關信訪舉報線索,涉案區紀委監委調查組迅速開展初核。經查,在低保資格認定過程中,負責申報核查及復核工作的部分工作人員存在不作為或慢作為,造成相關環節監督缺位。
“若靠兩條腿跑,要跑車管所、不動產登記部門,跨市、區兩級,至少要半年才能查出這些線索。這次對照清單初核,精準、高效,節約了大量人力物力。”一位調查人員說。
今年初,為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延伸,創新監督執紀方式,佛山市全面從嚴治黨大數據平臺建成并投入運行,分設智能監督、扶貧領域、狠剎“四風”等主題版塊。截至目前,共采集住建、民政、人社、自然資源、市場監管等52家單位業務數據近11億條。
“這些數據在平臺中‘串聯’,為智能化精準監督提供支撐,有效對相關領域權力運行的再監督”。佛山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有關負責人介紹。
為規范平臺使用、保障信息安全,平臺的應用須經過嚴格的審批程序,采用一事一查一授權的方式,且使用過程全程留痕。截至目前,平臺共提供智能排查220次,輔助線索研判15個。
下一步,平臺將緊盯重點領域、重要崗位和關鍵少數,整合“四風”投訴、“三公”經費、婚喪喜慶申報等數據,強化智能監督、廉政預警、輔助線索研判、精準畫像等應用,更好地服務監督檢查、審查調查工作。
“我們將繼續借力平臺建設,探索運用信息科技手段,著力在日常監督、長期監督、有效監督上創新突破,為監督插上科技的翅膀。”佛山市紀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佛山市紀委監委)